
肛门出现异常增生物,往往会让人心生慌乱,但当肉球既不疼也不痒时,不少人会选择 “忍一忍” 或 “等一等”,觉得无关紧要。然而,潍坊鸢飞肛肠外科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,这种看似 “温和” 的症状背后,可能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。尤其是以下三种情况,一旦出现务必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时机。
一、直肠脱垂:别把 “脱垂” 当 “痔疮”
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,初期常表现为肛门处有柔软的肉球脱出,排便后可自行回纳,且大多无明显疼痛或瘙痒感,因此极易被误认为是 “无症状痔疮”。潍坊鸢飞肛肠外科医院主任医师李教授指出,直肠脱垂多与盆底肌松弛、长期腹压增加(如慢性便秘、咳嗽)等因素相关,好发于老年人、产妇及儿童。
随着病情进展,脱出的肉球会逐渐增大,排便后需用手托回,甚至在行走、咳嗽时也会自行脱出,还可能伴随排便困难、黏液便、肛门坠胀感等症状。若长期忽视,直肠黏膜反复摩擦刺激,可能引发炎症、出血,严重时还会导致直肠嵌顿坏死,增加治疗难度。因此,一旦发现肛门肉球脱出且可回纳,即便无不适,也需及时到院通过肛门指检、肛门镜等检查明确诊断。
展开剩余56%二、直肠息肉:无症状的 “隐形杀手”
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,部分息肉会脱出肛门外,形成无痛不痒的肉球,质地偏软,表面通常较为光滑。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,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,但若任其发展,风险不容小觑。
潍坊鸢飞肛肠外科医院肛肠科主任张医生强调,直肠息肉虽多为良性,但存在恶变风险,尤其是腺瘤性息肉,被称为 “癌前病变”。随着息肉增大,可能出现便血、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,此时恶变概率已显著升高。临床中,不少直肠癌患者正是由未及时处理的直肠息肉发展而来。因此,发现肛门肉球且疑似息肉时,需通过肠镜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、大小和数量,必要时尽早进行内镜下切除,杜绝恶变可能。
三、血栓性外痔:静止期也需警惕
提到外痔,很多人会想到疼痛、瘙痒等典型症状,但血栓性外痔在形成初期或血栓逐渐被吸收的静止期,可能仅表现为肛门处的小肉球,疼痛、瘙痒等不适感并不明显,容易被患者忽视。血栓性外痔多因排便时用力过猛、剧烈运动或久坐等因素,导致肛门静脉丛破裂,血液淤积形成血栓。
潍坊鸢飞肛肠外科医院接诊的患者中,有不少人因初期无症状而拖延,直到血栓增大、压迫周围组织,出现剧烈疼痛、肿胀时才就医,此时往往需要手术干预。张医生提醒,即使血栓性外痔暂时无不适,也需密切观察,避免久坐久站,保持排便通畅。若肉球逐渐增大、出现轻微坠胀感,或突然出现疼痛加剧,需立即就医,早期通过药物治疗或微创手术即可缓解,避免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肛门是人体消化道的末端,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体生活质量。潍坊鸢飞肛肠外科医院提醒,肛门出现肉球无论是否有症状,都不应掉以轻心。上述三种情况虽初期可能 “不疼不痒”,但长期拖延均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建议大家一旦发现肛门异常增生物,及时到正规肛肠专科医院进行专业检查,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,才能真正守护肛肠健康。
发布于:山东省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